未来24小时降水量预报_未来24小时降水云
1.中雨的降水量是多少?
2.下雨的等级分为哪些
3.中国气象部门以多长时间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的大小
4.二十四小时降水量预报
一般指日(24小时)降水量10-24.9毫米。
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在气象学上,降水等级的划分是根据降水量确定的,一般在24小时内,降水小于10毫米为小雨,10-24.9毫米为中雨,25-49.9毫米为大雨,50-100毫米才为暴雨,大于100毫米的就是大暴雨了。
“降水量”这个气象术语,在日常的天气预报中经常可以听到,很多人一听降水量就觉得是要下雨了,其实这是很狭隘的概念。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以毫米为计算单位)。
中雨的降水量是多少?
是以24小时降雨量的累积总量计算的,计算单位:毫米。
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小到中雨为5~16.9毫米,中雨为10~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37.9毫米,大雨为25~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下雨的等级分为哪些
大雨中雨跟小雨,是根据降水量多少来区分的。
小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0毫米以下;
中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1-25.0毫米;
大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1-50.0毫米;
在天气预报中,“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以及“大暴雨”、“特大暴雨”在气象学中都有明确的科学界定。
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阵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扩展资料:
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
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12小时的降水量。
降雪量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如此计算,.7毫米降雪量约为1.5米厚的积雪,各等级降雪量的标准如下:
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雪量但小于0.1毫米;
小雪:大于等于0.1毫米,小于1.0毫米;
中雪:大于等于1.0毫米,小于3.0毫米;
大雪: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
暴雪:降雪量大于等于5.0毫米。
百度百科-降雨量
中国气象部门以多长时间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的大小
24小时内降雨量﹤0.1毫米之间为微量降雨(零星小雨);
12小时内降雨量0.1~4.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0.1~9.9毫米之间为小雨;
12小时内降雨量5.0~14.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24.9毫米之间为中雨;
12小时内降雨量15.0.1~29.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0~49.9毫米之间为大雨;
12小时内降雨量30.0~69.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0~99.9毫米之间为暴雨;
12小时内降雨量70.0~139.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
12小时内降雨量≥140.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250.0毫米之间为特大暴雨。
(标准来源为国家标准 GB/T 28592-2012)
查询降水数据操作如下
步骤一:在羲和首页进行地理位置选择。既可以选择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
步骤四:选择所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如降水量。导出小时级数据和数据折线图
步骤五:如需要查询更多数据,可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
二十四小时降水量预报
中国气象部门是以24小时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大小的。
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而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雨下得急就是大雨,下得缓就是小雨。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另外,夏季常听到的阵雨或雷阵雨,从量级上划分是属于小雨的量级。为了更详细的划分降水量级,天气预报中还经常用到小到中雨,中到大雨,大到暴雨等。
雨大小的分类:
1、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2、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3、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4、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5、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6、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