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历史天气查询网_盐城历史天气查询
1.江苏盐城为什么会被称为"淹城"?
2.江苏盐城名字由来?
3.盐城天气什么时候有地震啊?9
4.历史上有什么台风在江苏登陆过。
南京4月份一般是13℃~23℃。
南京四月平均温度是13℃~23℃,白天平均23℃,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13℃,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南京四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南京(23℃)、镇江(23℃)、扬州(23℃)、徐州(23℃)。四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连云港(9℃)、南通(11℃)、盐城(11℃)、淮安(11℃)。
南京自然环境
南京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对湿度76%,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年平均温度15.4℃,年极端气温最高39.7℃,最低-13.1℃。
南京市进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进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进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进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京
江苏盐城为什么会被称为"淹城"?
一、江苏镇江一年的气候怎么样
气候非常的好··温和适宜··冬天最低的时候1到2度··最冷最冷的时候0度···貌似很少到零下···根本就没有风沙···一年四季更没有恶劣的天气····
镇江这个城市不大··是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虽然经济比不上周边城市··但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很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历史文化古城···你有空去看看镇江博物馆··西津古渡···一些老城区的地方·很有味道的···
商业区也不错··新建的第一楼步行街·很漂亮·很大···不过市区正在修地下通道···可能稍微有点灰··不过镇江可是全国卫生城市噢··很干净的说····
二、江苏历史最热是多少度南京: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14℃。
徐州:最高气温:42.9℃ 最低气温:-15.6℃
连云港:最高气温:41.5℃ 最低气温:-14.0℃
宿迁:最高气温40.5℃ 最低气温-16℃。
淮安:最高气温41.1℃,最低气温-15.6℃。
盐城:最高气温39.8℃ 最低气温-12.8℃
扬州: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16℃。
泰州:最高气温40.1℃ 最低气温-19.7℃
镇江:最高气温42.4℃,最低气温-18℃
常州: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13.1℃
无锡:最高气温42.3℃,最低气温-13℃
苏州:最高气温41.2℃,最低气温-12.1℃
南通: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12.2℃
三、江苏历史最热是多少度江 苏 简 称 「 苏 」 。
清 康 熙 六 年 ( 1667 年 ?copy; 正 式 建 制 江 苏 省 , 取 江 宁 、苏 州 二 ?reg; 的 首 字 而 得 名 , 其 范 围 与 现 在 大 致 相 同 。江 苏 从 1983 年 起 实 行 市 领 导 县 体 制 。
全 省 现 设 11 个 省 辖 市 , 省 会 南 ?copy; , 1995 年 ?copy; , 全 省 总 人 口 7066 万 人 , 是 全 国 人 口 密 度 最 高 的 省 份 。江 苏 地 处 中 国 大 陆 东 部 沿 海 的 中 部 和 长 江 、淮 河 的 下 游 , 东 濒 黄 海 , 北 接 山 东 , 西 连 安 徽 , 东 南 与 上 海 、浙 江 接 壤 。
全 省 土 地 总 面 积 10. 26 万 平 方 公 里 , 境 内 地 势 平 坦 , 平 原 辽 阔 , 土 地 肥 沃 , 江 河 湖 泊 密 布 , ?reg; 资 源 丰 富 。 西 南 部 和 北 部 边 缘 分 布 着 一 ?copy; 低 山 丘 陵 , 面 积 1 ?reg; 47 万 平 方 公 里 , 占 全 省 总 面 积 的 14 . 3 % ; 由 苏 北 黄 淮 平 原 和 长 江 三 角 洲 平 原 组 成 的 平 原 面 积 7 . 06 万 平 方 公 里 , 占 全 省 总 面 积 的 68 ?reg; 8 % , 现 有 耕 地 446 ?reg; 4 万 公 顷 ; 由 江 河 湖 泊 组 成 的 ?reg; 面 面 积 1 ?reg; 73 万 平 方 公 里 , 占 全 省 总 面 积 的 16 . 8 % , 比 重 ?reg; 大 居 全 国 ?reg; 冠 , 故 以 。
鱼 米 ?reg; 乡 上 著 称 。 江 苏 海 岸 线 长 1040 公 里 , 沿 海 滩 涂 约 980 万 亩 , 蕴 藏 着 比 较 丰 富 的 潮 汐 资 源 、?reg; 土 资 源 和 生 物 资 源 。
江 苏 属 亚 热 带 和 暖 温 带 地 区 , 气 候 温 和 , 雨 量 适 中 , 具 有 ?reg; 暑 变 化 显 着 、四 季 分 明 的 特 徵 “ 全 省 年 平 均 气 温 为 13 度 - 16 度 。 由 於 受 季 风 气 候 影 响 , 江 苏 降 ?reg; 充 沛 , 年 降 ?reg; 量 724-1210 毫 米 。
江 苏 矿 产 资 源 丰 富 , 品 种 较 多 , 分 布 广 泛 。 平 均 每 一 万 平 方 公 里 拥 有 数 高 於 全 国 平 均 ?reg; 平 。
能 源 方 面 有 煤 炭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 非 金 属 矿 产 有 硫 、磷 、钠 盐 、?reg; 晶 等 。
有 色 金 属 有 铜 铝 、锌 、镌 、锰 等 。 特 种 非 金 属 矿 产 以 及 大 理 石 等 建 材 矿 是 江 苏 矿 产 资 源 的 优 势 。
其 中 高 岭 土 、陶 土 、?reg; 晶 等 储 量 均 居 全 国 首 位 。 近 年 来 新 发 现 的 钛 铁 、钽 铌 和 金 红 石 三 种 矿 产 品 位 较 高 , 其 储 量 均 居 全 国 前 列 。
江 苏 生 物 资 源 非 常 丰 富 。 内 陆 淡 ?reg; 鱼 类 140 种 , 近 海 鱼 类 150 种 。
植 物 资 源 850 种 , 此 外 尚 有 可 开 发 利 用 的 野 生 植 物 600 多 种 。江 苏 是 我 国 开 发 历 史 较 早 的 地 区 ?reg; 一 。
六 朝 时 代 的 建 康 、?copy; 口 、丹 阳 已 是 相 当 繁 华 的 都 会 。 隋 唐 时 代 , 随 着 始 鉴 於 春 秋 时 代 的 大 运 河 的 大 规 模 拓 展 , 沿 线 城 市 日 趋 繁 荣 , 扬 州 成 为 东 南 财 赋 、漕 运 、盐 铁 转 运 中 心 。
两 宋 时 期 , 大 湖 地 区 养 蚕 业 兴 起 , 丝 绸 运 销 海 外 。 明 清 时 代 , 苏 州 丝 绸 , 南 通 土 布 , 常 州 、镇 江 麻 布 均 为 内 销 和 出 口 重 要 商 品 。
江 苏 是 我 国 近 代 民 族 工 业 的 发 祥 地 ?reg; 一 , 在 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史 上 占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甲 午 战 争 前 五 ?reg; 年 , 江 苏 就 有 官 办 的 金 陵 制 造 局 、青 龙 山 煤 矿 、徐 州 煤 矿 。
本 世 纪 初 , 江 苏 民 族 资 本 工 业 有 棉 纺 织 、缫 丝 、面 粉 、榨 油 、自 来 ?reg; 、电 力 等 企 业 155 家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 1914-1918 ?copy; 时 期 , 江 苏 民 族 资 本 工 业 有 了 新 的 发 展 , 主 要 集 中 在 苏 州 、无 锡 、南 通 、常 州 四 市 , 并 出 现 了 张 赛 、荣 德 胜 、刘 国 钧 等 一 批 着 名 实 业 家 。
据 1932 年 调 查 , 江 苏 有 近 代 工 厂 4652 家 , 产 业 工 人 10.8 万 人 。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前 的 江 苏 , 无 论 是 工 ?copy; 业 、商 业 、交 通 运 输 业 等 都 已 有 一 定 的 基 础 。
民 族 资 本 占 全 省 工 业 资 本 总 额 的 80. 3 % , 并 形 成 了 棉 纺 织 、缫 丝 、面 粉 三 大 优 势 行 业 。江 苏 历 史 悠 久 , 人 文 荟 萃 , 山 川 秀 丽 , 风 光 旖 旎 , 旅 游 资 源 ?reg; 分 丰 富 。
自 然 景 观 与 人 文 景 观 交 相 辉 映 , 名 胜 古 迹 遍 布 全 省 各 地 。 南 ?copy; 的 六 朝 胜 迹 , 苏 州 的 古 典 园 林 , 无 锡 的 太 湖 风 光 , 扬 州 的 汉 唐 文 化 , 徐 州 的 秦 汉 遗 迹 , 南 通 的 江 海 胜 境 , 连 云 港 的 海 域 仙 境 , 镇 江 的 山 林 寺 院 , 宜 兴 的 奇 洞 异 石 等 等 , 组 成 特 有 的 旅 游 群 体 优 势 。
其 中 南 朝 石 刻 , 古 朴 凝 重 , 精 美 绝 伦 , 堪 称 艺 术 瑰 宝 。 栖 霞 山 的 千 佛 岩 有 「 南 国 云 岗 」 ?reg; 誉 。
南 ?copy; 城 墙 是 世 界 上 最 宏 伟 的 ?copy; 城 ?reg; 一 。 连 云 港 将 军 崖 的 崖 画 是 原 始 社 会 的 石 刻 艺 术 遗 存 , 被 誉 为 我 国 最 早 的 「 天 书 」 。
孔 望 山 的 摩 崖 造 像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佛 像 石 刻 , 被 视 为 「 国 宝 」 。 徐 州 出 土 的 汉 代 兵 马 俑 极 为 珍 贵 。
苏 州 和 扬 州 的 古 典 园 林 「 虽 由 人 作 , 宛 自 天 开 」 , 是 我 国 古 代 园 林 中 的 代 表 作 。 可 以 与 中 原 文 化 相 媲 美 的 吴 越 文 化 和 长 江 文 化 起 源 於 江 苏 的 镇 江 、无 锡 、苏 州 、常 熟 一 带 , 这 ?copy; 地 区 , 具 有 「 小 桥 流 ?reg; , 村 舍 掩 映 , 稻 麦 ?reg; 香 , 扁 舟 荡 漾 , 吴 语 问 答 , 冶 然 自 得 」 , 融。
四、镇江市历史上的名称镇江市历史上的名称有:宜邑、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州等。
在有文字记载的3000余年漫长的岁月中,镇江曾多次更名:夏商时称为“百越”,春秋时称为“宜邑、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
而每一次名称的变化毫无例外地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特定的政治或军事意义的烙印。与此同时,每一次城市名称的改动也都伴生了精彩的故事或传说。
自秦汉起直到建国前,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譬如确立魏、蜀、吴三分下的赤壁之点,其发韧地便是镇江;南宋韩世忠率八千精锐困十万金兵于黄天荡,杀得金兵丢盔卸甲仓皇北窜。
元蒙灭宋那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水战,两军水师即会猎于镇江江面;太平天国定都后更在这“东南锁钥”与清军鏖战长达十二年之久;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脱手斩得小楼兰”的韦岗伏击战,奏响了江南抗战的首曲凯歌。
渡江战役中,人民 *** 果断地向妄图阻碍中国革命进程的英军“紫石英”号发起炮击,终结了大英帝国在华的炮舰政策。诸如此类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留下可圈可点的记录。
扩展资料:
镇江是院第二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曾产生过许多令人瞩目的传世佳作,其厚重的精神承载力对后世的文明化进程催化出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那一部部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般的作品至今仍闪烁着深刻而睿智的光芒——
1、“十二部中国文学入门书”之一的《抱朴子》;
2、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
3、首开中国笔记先河的《世说新语》;
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选集《昭明文选》;
5、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和《楚辞》之后现存的第三部诗歌总集《玉台新咏》;
6、“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梦溪笔谈》;
7、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著述《马氏文通》;
8、中国著录甲骨文字的第一部书《铁云藏龟》;
9、中国第一部医学史专著《中国医学史》;
10、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化通史《中国文化史》等等。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既是镇江这块沃土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是勤劳智慧的镇江人民对文明社会的真诚奉献。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及钟灵毓秀的真山真水陶冶了镇江人的率真性情。
江苏盐城名字由来?
中国从古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两淮盐,天下咸”这里的两淮就是先如今的淮河流域,而江苏盐城就在淮河的南边,这里缠盐, 叫淮南盐。盐城的东部就是太平洋的西海岸,在这里的先人们用煮海为盐的方法提炼了盐。
东晋的时候,这个地方被改名叫做盐城,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盐命名的城市。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这片土地的民众,沿用至今。
盐业在古代是王朝的重要经济来源,盐业也一直是国家特营的,减速盐城产盐,这里的经济当然也是繁发达的。唐朝时,这里产的盐就是全国第二,这里传出的经济产能可是支撑着全国的发展。
范仲淹,大家肯定都认识他,他就被任命过盐城的盐官,他在盐城还主持修建一道防止海潮的“范公堤”范公堤周边围绕着十几个盐场,他们生产出来的盐沿着水路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全国。盐的利润极高,任然有不少人铤而走险贩卖私盐,朝廷也用了多种方法来打击他们。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这里也设立了多个盐场,产盐的手段也有煮海为盐发展成了先进的矿盐,矿盐也足见取代了传统的海盐。
盐城的盐不仅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这里应运而生的盐文化也是只得我们称道的,由于盐的历史就是盐城的历史,所以以盐而衍生出的研究被称作白色文化。
当下,盐城的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它的发展可不仅仅是依靠盐了。当然,这里没有山,最多的就是湿地以及湿地公园了。
盐城天气什么时候有地震啊?9
盐城名字的由来如下:
在秦朝初期,盐城就开始有人取水煮盐,那时淮河入海口在盐城北边,盐城还没有城市名字,后来煮盐的越快越多,人们对盐的认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离不开盐了,所以,盐的流通越来越广,盐的利润越来越大。"煮的盐像城墙一样多!"
因为邻近淮河,煮的盐就称为"淮盐"。
因为产盐,吸引周围许多人移民到盐城来煮盐,朝廷也有的迁徙一部分人到盐城来煮盐。盐也成为朝廷的主要官税,成为朝廷专管的商品。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到了西汉,盐的税收已达到国家财税收入的1/3-2/3了,盐城作为一个城市,已初见雏形了。汉武帝以盐为名建立了"盐渎"县。
到了东晋,皇帝亲命这个以盐命名的城市为"盐城"。名称沿袭至今。
扩展资料:
盐城民俗:
在盐城、阜宁一带农村,历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其内容包括:祈求丰收做青苗会、加苗会;延福消灾做太平会、火星会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类演出内容不断丰富,经长期衍化,逐渐发展成为香火戏。
香火戏是一种与民间鬼神信仰联系紧密的地方小戏,又名三伙子、三可子等,最终形成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前后。其唱腔由流行于境内的《香火调》和淮阴、宝应等地的《淮蹦子》组成。同时,香火戏艺人常与门弹词艺人结伙搭班,故香火戏中亦有许多曲调来自门弹词。
参考资料:
历史上有什么台风在江苏登陆过。
江苏盐城15天天气预报:
当地地震局回应“盐城近期要发生M7.0级以上地震”是谣言。
江苏盐城历史上:建国后都是最高6级左右,无人员伤亡。
1、5010台风,北京时间1950年7月24日8时生成于北纬21度,东经130.5度,生成时的中心风速20米/秒,中心气压990百帕;1950年8月1日登陆江苏启东。
2、5411号台风,北京时间1954年8月19日14时生成于北纬13.7度,东经145.4度,生成时的中心气压1006百帕;1954年8月25日登陆上海。
3、8406台风艾德(英文名:Eddie),于北京时间年7月25日8时生成于北纬28.7度,东经135度,生成时的中心风速15米/秒,中心气压9百帕;年7月31日登陆江苏如东。
4、8509台风”麦姆依“(英文名:Mamie),于北京时间1985年8月14日14时生成于北纬23.5度,东经123度,生成时的中心风速10米/秒,中心气压1000百帕1985年8月18日登陆江苏如东。
5、9414台风”道格“(英文名:DOUG),于北京时间1994年8月1日14时生成于北纬15度,东经144度,生成时的中心风速12米/秒,中心气压1006百帕;1994年8月13日登陆江苏如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