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不同天气_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1.中国南方跟北方的气候的不同?
2.我国各地区气候特点
3.全球13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气温和降水情况怎样?
4.葡萄牙一月份天气
北京四季天气状态
北京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但境内地貌复杂,山地高峰与平原之间相对高差悬殊,从而引起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带性。大体以海拔700—800米为界,此界以下到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此界以上中山区为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约在海拔1600米以上为寒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北京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四季气候特征如下:
春 季
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白昼时间加长,地面所得热量超过支出,因而气温回升迅速,月平均温可升高9—6℃,3月平均温4.5℃,4月为13.1℃。白天气温高,而夜间辐射冷却较强,气温低,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一般气温日较差12—14℃,最大日较差达16.8℃。此外,春季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由于急剧降温,出现“倒春寒”天气,易形成晚霜冻。并多大风,8级以上大风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0%。当大风出现时常伴随浮尘、扬沙、沙暴天气。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夏 季
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夏季除山区外,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温都在24℃以上。最热月虽不是 6月份,但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 6月份,1961年 6月 10日极端最高温为43.5℃。进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温接近26℃,高温持久稳定,昼夜温差小。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达到479毫米(12年7月27日)。因此,山区易出现山洪,平原造成洪涝,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此外,山区热对流作用较强,形成局部地区雷阵雨,并伴有冰雹,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
秋 季
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因此,初霜冻的过早来临时有发生。
冬 季
寒冷漫长。冬季长达5个月,若以平均温0℃以下为严冬,则有3个月(12—2月)。隆冬1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为-4℃以下,山区低于-8℃,极端最低气温平原为-27.4℃。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常出现连续一个月以上无降水(雪)记录。冬季虽寒冷干燥,但阳光却多,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时以上,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委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年无霜期100—120天。相对而言,3—10月份气候温暖而湿润,是西藏最好的旅游季节,而通常每年的“五一”是旅行季节的开始。
深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2℃。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毫米,日照2120.5小时,适合常年开展旅游。
昆明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130°13'之间,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安岭山地,东部和东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
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风强于夏季风,而且来得早,夏季风则来得迟。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温热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时,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步发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夏季风逐渐后退,即由北向南结束。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盛行偏西或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春、秋季较短,偏南、偏北风交替变更。
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
春季气候 春季(3-5月)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变幅大。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全市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5.1℃。低温中心在尚志、延寿和通河,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在4.4℃以下;高温中心在双城、阿城和宾县,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大于5.6℃。 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80.2毫米,少水年为39.0毫米(1989年),多水年为127.9毫米(16年)。春季降水是南部和东部偏多,易发生春涝;西部偏少,易出现春旱。 春季风速最大,4~5月最大风速在22~37米/秒,历年最大风速为37米/秒(阿城14年5月3日);平均大风日数为25天,依兰大风日数最多为63天。 全市各县终霜差异较大,历年平均为5月10日;双城、阿城和宾县在5月5日;五常、方正和依兰在5月上旬末;巴彦、木兰、通河和延寿在5月中旬;只有尚志在5月下旬初。终霜年际变幅较大,有时可比常年提早或后延10天左右。终霜拖后会造成晚霜冻,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
夏季气候 夏季(6-8月)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全市夏季历年平均气温为20.8℃,在19.4-22.4℃之间变化;19.4℃这个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最高22.4℃出现在1994年。夏季平均气温变幅虽然很小,高低只相差3℃,但是,对农业影响非常大。夏季气温也是西高东低。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3℃;其中尚志、延寿、通河和依兰不足22℃。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一般只有2-3℃,为各季最小。夏季降水全市历年平均为379毫米;历年变化在1.5~633.7毫米之间,多少之间相差2倍多。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大于400毫米的有尚志、五常和巴彦。降水强度不大,平均暴雨日数1~2天,特大暴雨少见。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易造成山洪或水涝之患。
秋季气候 秋季(9~10月)是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候由暖变寒。气旋活动仅次于春季,天气冷暖多变,每当冷锋过后,气温急剧下降。气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9℃。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4℃;年际变化范围在7.9~11.1℃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初霜全市年平均在9月23日;最早出现在9月7日(尚志和延寿16年)。由于霜受地形影响很大,造成了平原与山区的初霜日期早晚的差异。入秋后,降水量显著减少,但多于春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4.3毫米;年际变化在46.2~167.1毫米之间;东部山区的尚志、延寿、方正和通河大于100毫米。秋季风速较大,仅次于春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冬季气候 冬季(11~翌年2月)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降水极少,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历年平均气温为-14.2℃。1月份最冷,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9.6℃。 冬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雪)量为23.6毫米;年际变化在6.6-35.4毫米之间,多少相差近5倍。冬季全市盛行西南风,风速很小。有时出现暴雪天气。
气候极值 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1969年延寿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2.6℃(1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大降水量168.3毫米(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4年5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 (来源:哈尔滨市气象局)
中国南方跟北方的气候的不同?
1、北京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较长。
2、天津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有明显由陆到海的过渡型。气候特点是四季明显,长短不一;降水不多,分配不均;季风显著,日照较足。
3、河北省
属中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温度适中。
4、山西省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与相邻的华北平原相比,气温略低,降水偏少,差距尤以雁门关北更为明显。5、内蒙古自治区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地域辽阔,各地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夏短冬长,较为干冷。东北
6、辽宁省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
7、吉林省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春秋多风。
8、黑龙江省
属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数地区冬长夏短,西北局部地区长冬无夏。
9、上海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10、江苏省
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季风影响显著。春夏之间多梅雨,夏秋之际多台风。
11、浙江省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暖湿条件较为优越。夏秋之际常受台风影响。
12、安徽省
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每年6~7月为梅雨季节。
13、福建省
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丰富,雨热同季。
14、江西省
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夏较长,春、秋略短;夏季炎热多雨。
15、山东省
大部份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热多雨,冬寒干燥,四季分明。胶东半岛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华中
16、河南省
南部属北亚热带气候区,中部和北部以暖温带气候为主。季风特征明显,四季分明。
17、湖北省
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东部夏季酷热,是长江沿岸的“火炉”之一。
18、湖南省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华南
19、广东省
属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20、广西壮族自治区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多雨山区冬季较为干冷,沿海地区,长夏无冬。
21、海南省
全省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长夏无冬,雨量充沛。西南
22、重庆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暖夏热,雨季较长。河谷地区多连晴高温,重庆市区为我国著名的“火炉”之一。
23、四川省
分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川西南山地热带半湿润区以及川西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三大部分。全省气候类型多,山地气候垂直变化大,季风气候明显,季节气候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气象灾害种类全。
2、贵州省:多数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
25、云南省
地处亚热带、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冬夏温差不大,干湿两季分明。气候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滇东高原气候温和,素有“四季如春”的美誉,省会昆明也被称为“春城”。
26、西藏自治区
多数地区属高原气候,干燥寒冷,长冬无夏,空气稀薄,日照充足。仅藏东南部分地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较为温暖湿润。
27、陕西省
气候以秦岭为界,南北差异显著:南部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北部主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陕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陕南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28、甘肃省
地域狭长,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兼具温带季风和大陆气候特征。多数地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
29、青海省: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冬寒夏凉,气候干燥,日照充足。
30、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受整体地形影响,气温南低北高,降水南多北少。
3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主属大陆性气候,以天山为界,南疆北疆气候差异明显。北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南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港澳台地区
32、香港特别行政区
主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
33、澳门特别行政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34、台湾省
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扩展资料:
我国气候区划大多是以≥10℃活动积温或≥10°C日数为主来确定温度带界限指标的。在拟定界限指标时,重要依据是植物分布和农业上的差别,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气侯区划,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生态气侯的内涵。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以≥10℃等效积温作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将全国划分Ⅰ为赤道热带、Ⅱ为中热带、Ⅲ边缘热带、Ⅳ南亚热带、Ⅴ中亚热带、Ⅵ北亚热带、Ⅶ南温带、Ⅷ中温带、Ⅸ北温带、Ⅹ寒带等10个一级温度带。
然后在各温度带中根据g干湿气候型等级,划分湿润(M)、半湿润(SM)、半干旱(SD)、干旱(D)和极干旱(DD)等30个气候区。西蔵东南端、四川和云南西部边境地区,因坡陡峭,某些温度带水平面积很小,不在图上划出,予以略去。全国的30个气候区分布如图所示。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
百度百科-气候分类
我国各地区气候特点
一、气候地带不同
南方是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北方多属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由沿海向内陆湿度递减),冬季寒冷干燥。
二、气候特点不同
南方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北方气候特点: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包括我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扩展资料:
南北分界线, 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水田与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南北方气候特点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南北方农业及风俗差异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南方注重建设河网排蓄洪水,进行水土保持,暴雨不会淹,一百天不下雨不会干旱的旱涝保收农业,所以农业单位产量高,工农业生产都能够得到保障,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北方没有给水留出空间,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暴雨容易淹,不下雨容易干旱,对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造成了不稳定。
参考资料:
全球13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气温和降水情况怎样?
中国的气候类型和特征(以特征和分布区分)。
1、高原山地气候一般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中国:青藏高山地区]。特点:气温低,全年降水量少
2、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分布在大陆东海岸,南北纬30度附近[中国:一般在秦淮河以南,西至秦淮河以西的横断面区域。山脉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降雨,东亚秦岭淮河以北分布着3种温带季风(仅发生在亚洲)(中国:西部边界与大仙山、银山贺兰山相似,即孟非季风区边界)。很快区域)。
3、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雨,中纬度地区分布着4种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内部的特征[中国:除青藏高山和季风区外]:冬季温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也受陆地和海洋的影响。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大于内陆地区。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黑龙江最东北一带
5、(温带草原气候)内蒙古高原一带
6、(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大部分地区
7、(温带沙漠气候)新疆大部分地区(除与西藏接壤一带)
8、(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及南沙群岛
9、(高山气候)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扩展资料:
1、影响因素
我国的季风气候十分重要,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海南、云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西双版纳,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另外,由于中国的内陆气候,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量少。
西南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以秦淮为界,北部为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气候特征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3、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导致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加大。
2)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农业生产水问题日益严峻。
3)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有关重大农业工程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
4)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影响还表现在其他的多个方面。
5)气候变化使中国海岸农业生产受灾机会增大。
6)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会对还没有收获的农作物和各种家畜造成冻伤,严重时会致命,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可能导致市场供应紧张。
百度百科-气候
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葡萄牙一月份天气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1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葡萄牙一月份的天气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一般来说,葡萄牙的北部和内陆地区在一月份会比较寒冷,而南部和沿海地区则相对较温暖。
以下是一月份葡萄牙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1. 里斯本和南部地区:一月份的里斯本和南部地区气温较温和,白天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夜晚稍微降低到5摄氏度左右。虽然气温较低,但阳光仍然较为充足。
2. 波尔图和北部地区:一月份的波尔图和北部地区较为寒冷,平均气温在8摄氏度左右,夜晚可能降至3摄氏度以下。这个时候可能会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