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下周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哪些地区将受到影响?

未来三天大部地区有雨雪天气_未来三天有暴雨

今天是10月14日,中国天气网报道,未来三天面临两大天气考验。一个是雨雪天气,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局地大雪(5~7毫米);江淮地区、江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华南南部、海南岛中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50~70毫米)。

另一个是大降温,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4~6级风,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6~10℃,局地可达12℃以上。

大雪暴雨和大幅降温,给一些省份正在收获的玉米、水稻等作业带来不小的麻烦,恐怕又会有一些地方在水中收获玉米了。从当下各地收获进度来看: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10月7日,各玉米、水稻、大豆等秋粮收获进度如下,贵族秋粮收获完成8成,河南完成8.5成,江苏完成2成,山东完成6成以上,河北完成3、4成,山西完成3成,吉林完成2成,其中水稻3成,玉米1成。时隔虽然有1周时间,但是仍有部分省份正在收获当中。

面对当下恶劣天气,对于正在收获的农民来讲确实是个考验,个人感觉应做到这样几点:一是要加快收获进度,如果收获延迟,会导致颜色差,卖相不好,品质下降。二是玉米、水稻收获后,如果暂时卖不掉,要及时通风晾晒,降低水分,防止霉变。三是分类存储,因为今年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雨水大,所以收获的粮食含水量、品质相差很大,要好粮、次粮分开存放,以免好粮卖不上好价。

关于玉米、水稻的后市行情,个人的看法是玉米市场相对乐观一些,估计12月初之前,是贸易商大量收购、玉米与小麦价格倒挂、企业备货、储备轮换收购的主要时间段,价格存在上涨的逻辑。而水稻市场,由于库存量大、进口增加,以及去年贸易商经营没赚到钱等影响,行情仍不乐观。

10月14日,玉米市场涨跌互现,跌多涨少。共有8家企业上涨,10家企业下跌。涨幅居前的菏泽成武每斤上涨40元,2560元/吨;其余几家企业上涨10-20元不等。

在老百姓中有句话就是丰收不一定增收,就是指卖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斤粮多卖个几分钱,可能就会多收入几千块、甚至上万,那么面对今年这个特殊年份,作为农民朋友,应该如何把握卖粮时机呢?个人的看法是:玉米质量好的粮,如果有存储条件,可以适当等一等,或许会有个好价钱。如果质量不好,留到后期也卖不上价,还会有一定的损失。

对于水稻,可以说从年初到现在,一直行情不好,随着新粮大量上市,卖压加重,应该继续保持谨慎态度,个人的看法是,除非特别优质的品种,可以留一留,观望一下价格,其余质量的水稻,应该选择适合的价位出手,落袋为安。

全国下周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哪些地区将受到影响?

□据新华社电 连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强降温降雪天气。受东移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仍将迎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院应急管理办公室2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强降温降雪天气应对工作。

未来三天中东部仍有大范围雨雪天气

记者21日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雨雪较大,贵州大部、湖南中西部等地有冻雨。

据最新气象预报,22日至23日,新疆、青藏高原、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山东半岛、江淮以及江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湖南北部、贵州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贵州中西部、湖南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东部和南部海区有5至7级偏北风。

23日至24日,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和南部、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西藏西部和东南部局地有大到暴雪,青海南部和东部、甘肃南部、湖北西南部、贵州北部以及湖南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贵州中西部和湖南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陕西四川持续暴雪降温很罕见

从1月11日陕西省迎来2008年第一场雪以来,天空中飘洒的雪花至今没有停止,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台获悉,陕西十几年来较为罕见的持续降雪天气目前仍没有结束的迹象。

据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弘介绍,陕西省这种降雪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温度低的持续降雪天气只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过。陕西省10天来降雪量较大的地区累计已达到20毫米。

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说,自1月11日以来,四川盆地大部遭遇到持续的降温降水天气过程,而且此次天气过程至少还将持续5天,这导致目前的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摄氏度至3摄氏度,为历史同期罕见。

湖北安徽800万人受灾损失11亿多元

记者21日上午从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了解到,1月12日以来,湖北、安徽两省连续发生中大雨雪天气,局部出现暴雪,导致部分地区遭受严重雪灾。

民政部发布的灾情信息显示,此次雪灾已造成两省80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人,紧急转移安置5.75万人,农作物受灾557.3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9178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4亿元。

据了解,此次降雪是湖北省16年来最严重的降雪过程。其中十堰市和宜昌市连续低温、降雪分别创下53年和30年记录,有49个县市积雪深度维持在5厘米以上,12个县市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严重的降雪造成部分房屋倒损,油菜、小麦等农作物受灾,供电、供水、通讯线路中断,多架次航班延误,多条高速公路封闭,铁路压力增大,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

电线塔倒塌电力通道中断

三峡工程宜昌至上海的一条重要输电线路18日因雪灾中断送电后,国家电网公司直接组织指挥抢险,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由于长江中下游连续多日普降中到大雪,大别山区遭受了24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雪灾。三峡电力外送华东的一条重要输电线路——500千伏宜(湖北宜昌)华(上海华新)直流输电线路受此影响,其安徽霍山张冲段4座500千伏线塔18日倒塌,这条电力外送通道因此中断向华东送电。

极端气候条件导致湖南电网特别是高寒山区输电线路连日来冰冻严重,包括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内的电网输变电设施大面积覆冰,严重威胁到了电网安全。目前,湖南省启动了预警和应急机制,8000多电力职工顶风冒雪,奋战在抗冰救电的第一线。

记者获悉,湖南电网68个覆冰监测点中,绝大多数已发现覆冰灾情,抢险队伍正在现场抗冰救电。截至记者发稿时,电力抢险队已使多条冰冻严重的输电线路转危为安,受冻严重、抢修难度很大的500千伏输电线路已有一条恢复运行。

受高空槽东移影响,昨天晚上开始,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出现明显降雪天气过程。预计降雪天气仍将持续,今天白天将是降水最强时段,吉林中东部、辽宁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6毫米)。这次降雪过程,黑龙江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北部等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可达5厘米以上,局地10厘米以上,中央气象台2月19日06时发布暴雪预报。

中央气象台19日消息,未来三天,中国大部地区将被雨雪包围,新疆、吉林、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直辖市)将会出现大到暴雪;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也将大幅下降,湿冷将是下周的天气主题。

受冷空气影响,预计19日08时至20日08时,新疆伊犁河谷和沿天山地区、新疆塔城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而且降雪同时还伴有大风降温,所以也要注意防范降雪、积雪以及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的风吹雪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