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简介100字以内

青岛天气预报_即墨天气预报

不算太冷的,青岛历来都是这样

山东青岛天气预报

(未来15天)

切换城市

相关地区:崂山天气即墨天气胶州天气黄岛天气莱西天气平度天气

更多

09月19日(今天)

晴转多云17~26℃

北风 4级

空气良

09月20日(周二)

晴转多云20~26℃

东北风 3-4级

空气优

09月21日(周三)

多云20~25℃

南风 3-4级

空气优

09月22日(周四)

晴21~25℃

南风 3-4级

空气优

09月23日(周五)

晴23~27℃

南风 3-4级

空气优

09月24日(周六)

晴21~26℃

南风 3-4级

空气优

09月25日(周日)

多云21~26℃

南风 3-4级

空气优

09月26日(周一)

多云转中雨22~25℃

南风3-4级

空气优

09月27日(周二)

中雨转阴19~27℃

西北风3级

空气优

09月28日(周三)

多云转阴18~26℃

东风3级

空气优

09月29日(周四)

阴转中雨17~24℃

东北风4-5级

空气优

09月30日(周五)

中雨15~19℃

东风3级

空气优

10月01日(国庆节)休

中雨15~18℃

东北风3级

空气良

10月02日(周日)休

中雨15~20℃

东北风3-4级

轻度污染

10月03日(周一)休

中雨转多云15~22℃

东风3级

轻度污染

清明节简介100字以内

若手机打开软件出现闪退、强制关闭等情况,建议进行以下操作:

1.可能是该软件缓存较多导致无法正常运行,建议清除软件缓存尝试:设置-查找应用程序管理器”-(全部)-查找该软件-(存储)-清除数据(注:该应用程序的全部数据将永久性删除)。

2.若是可卸载软件,建议将软件卸载后重新安装或更换其他软件版本再次安装尝试。

3.若无效,请更新手机系统版本。注:升级前请备份设备中数据。

4.若已是最新版本,请备份设备中数据然后恢复出厂设置尝试。

若上述操作后问题依然存在,请您携带购机、包修卡和机器送到服务中心检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气象物侯的特点有关,据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

扩展资料

起源源流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节气由此得名。清明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古人根据天象物候、四季循环确定出的节气。清明时节大地呈春之际,郊外踏青是古人们的节气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郊外踏青的同时亦将扫墓祭祖作为清明的礼俗。祭祖与踏青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清明节的祭祖习俗,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郊外踏青时举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相关风俗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

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