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东 在那? 介绍!

2.庄河什么时候隶属大连

3.如果东北要展,你认为三省会和大连应该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中央批准丹东归大连直辖市了吗_中央批准丹东归大连直辖市

截至2017年底,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

1、沈阳,简称“沈”,别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全市下辖10区、2县,代管1县级市。

2、大连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是中央确定的单列市、副省级市,别称滨城,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大连既是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老工业基地城市,肩负着东北对外开放龙头和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双重任务。

3、鞍山,简称鞍,辽宁省省辖市,是辽宁省第三大城市,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是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

4、抚顺市为辽宁省下辖地级市,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位于辽宁省东部,是辽宁省重要水源保护地,是国内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素有“煤都”之称。

5、本溪,辽宁省地级市,是辽宁省东部的中心城市,是以钢铁、化学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院批准的十三个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之一,辽宁中部城市群中心城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百度百科-辽宁

丹东 在那? 介绍!

沈阳直辖市及新的辽宁省政区

为了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党中央、院已将沈阳市确定为“十一五”期间新的国家直辖市,根据目前东北地区的状况及现有的行政区划,从未来东北地区的定位来看,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沈阳市,直辖事在必行!

未来沈阳直辖市,将包括现在的沈阳市、抚顺市和铁岭市。直辖市内将不设地级市只设地级区。

新的沈阳直辖市将包括:和平区(含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含铁西区)、东陵区、苏家屯区、于洪区、新城子区、抚顺区(含抚顺市内四区及抚顺县)、铁岭区(含银州区、调兵山市及铁岭县)、新民市、开原市(含清河区)、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县、昌图县、西丰县、清原满族自治县和新宾满族自治县。18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9个,县级市2个,县5个。自治县2个。土地总面积达3723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0万人。

调整后的沈阳市行政区划,将使“新沈阳”的城市规模达到500—700万城市人口,从而使之成为我国特大都市之一,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城市。

盘点沈阳直辖市

1、主城区——新的和平区、大东区、皇姑区、东陵区、苏家屯区、抚顺区和铁岭区。一流的环境优美的理想居住地,集科研、教育、医疗于一体的科教基地;贯穿清代文化的历史古城区;涉及众多行业、领域的商业发展区及国际金融中心区。

2、沈阳及抚顺区:建成以清代文化历史名城的旅游商贸区;以沈阳故宫和抚顺萨尔浒为主线的清代旅游示范区。

3、浑南新区、铁西新区和道义开发区:建成合资、独资企业密集区;以信息技术产业为重点的高科技发展区;高教基地;新型汽车工业发展区;内联企业发展基地;重特大工业密集区;服务于重特大工业行业的高科技研发与推进区。

4、苏家屯、虎石台、沈阳西部及铁岭北部: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农产品深加工区、内联企业发展延展区。

四大旅游特色区:

——以新的主城区(含抚顺区)为主的历史古城特色旅游区。

——以沈阳植物园、怪坡、夏宫、遗址、清福陵、昭陵、918纪念馆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游。

——以铁岭龙首山、大伙房水库、清河水库、辽代白塔为主体的回归自然游。

——以开原老城、调兵山古城、昌图文化遗址为主体的古城遗址游。

三大交通枢扭区:

1、充分发挥沈阳作为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沈阳市的铁路密度居全国首位,是东北地区和关内相互交通的必经之路。沈阳北站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站,哈大、长大、沈丹、沈吉、京哈、秦沈客运专线等都以沈阳为交点。

2、沈大、沈丹、沈抚、沈四、京沈、沈山、沈阳环城、环辽宁中部城市群高速公路也都是以沈阳为起点。并与辽宁省各市实现了市市通高速公路的道路网络建设。

3、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与国际、国内众多城市通航。现已开辟众多直飞日、韩、欧洲、美洲及国内航线。东塔机场为沈阳市的场。

为了应对这个变化,辽宁已在全省范围内重新规划布局,将重点上马未划入直辖市地区与沈阳接轨的项目。

新的辽宁省省会:鞍山市(国家早就研究定论,鞍山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经济发展潜力是辽宁所有城市中最理想的选择,最大的问题就是鞍山的环境问题)

新的鞍山市辖:鞍山市和辽阳市。

将包括:铁东区(含铁西区)、立山区(含千山区部分),辽阳区(含辽阳市内四区),海城区(不含腾鳌、南台、西柳及长大铁路沿线以西至与台安县接壤部分)、西柳区、南台区、汤岗子区(含千山区部分)、腾鳌区、首山区(不含辽阳县东部及与辽阳和弓长岭接壤部分地区)、弓长岭区(含辽阳县部分地区)以及灯塔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13个县(市)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3982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使“新鞍山”的城市规模达到200—300万城市人口,进入我国特大城市前列城市,使之促进我国北方辽河流域经济圈的发展。

2 东北地区行政区划重大调整(决非空穴来风)!

新的辽宁省行政区划设地级市12个。

分别为:鞍山市(新省会城市)、大连市、丹东市、秦皇岛市、本溪市、锦州市、营口市、葫芦岛市、盘锦市、阜新市、朝阳市和兴城市。

大连市:国家及省给予的待遇不变,城市等级仍为副省级单列市,也有可能变成经济特区。

并调整鞍山、辽阳、秦皇岛、兴城、葫芦岛、阜新、朝阳市行政区划。

1、鞍山、辽阳市合并,成立新的鞍山市,鞍山市人民在铁东区(具体情况见上文)

2、调整秦皇岛市行政区划:将秦皇岛市由河北省政区划入辽宁省政区,并成立县级山海关市,抚宁县与卢龙县合并,成立新的抚宁县,县人民设在抚宁。

秦皇岛市辖: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市、青龙县、昌黎县、抚宁县6个县(市)区。

3、调整兴城市行政区划:将兴城市从葫芦岛市划出,并成立地级兴城市。将双树镇、四家屯镇、元台子镇撤镇建区,分别成立县级双树区、四家屯区、元台子区,兴城市内合并成立县级兴城区,兴城市其余地区合并成立县级兴城县,县人民设在曹庄镇。将绥中县由葫芦岛市政区划入兴城市政区,由地级兴城市管辖。

兴城市辖:兴城区、双树区、四家屯区、元台子区、兴城县、绥中县6个县(区)。

4、调整葫芦岛市行政区划:撤消南票区,成立县级南票县,将凌原市由朝阳市政区划入葫芦岛市政区,由地级葫芦岛市管辖。

葫芦岛市辖:连山区、龙港区、凌原市、南票县、建昌县5个县(市)区。

5、调整朝阳市行政区划:将凌原市由朝阳市政区划入葫芦岛市政区,其余不变。

6、调整阜新市行政区划:撤消清河门区,成立县级清河门县。将清河门区与蜘蛛山、伊马图、卧凤沟、佛寺、东架、新民、国华、大板、苍土等九个乡镇合并组成清河门县,县人民设在清河门。

阜新市辖:海洲区、太平区、新丘区、细河区、清河门县、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7个县区。

沈阳直辖市及新的辽宁省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将积极打造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新兴中心都市圈工程和“辽河三角洲”,并形成“大沈阳+大鞍山+大大连”的新沈大经济带,这必将形成我国北方新的经济热点,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新沈大经济带和辽宁南部辽河流域将成为我国东北的经济中心,从而形成我国新的三角洲——辽河三角洲和都市圈。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到2个城市

第一个是大连。规划中的大连地位保持原先不变,但如果东北振兴有了显著的效果,环渤海经济带持续高速发展,东北亚安全局势趋向缓和,只要满足了这三条,大连可能被国家设立为经济特区或类似的区域。这里东北亚国际局势未来的走向是直接决定因数,因为大连的特区主要对象就是面对韩国和日本,吸收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成为振兴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前沿阵地。

第二个是丹东。

另外也有经济专家多次建议将辽宁省的丹东市划归吉林省,给吉林省一个出海港口,这样同时也有利于加快促进丹东的发展建设,这种划归背后也有更深远的目的,那就是为日后朝鲜的改革开放做好准备,对接朝鲜的边境城市新义洲。尽快将丹东建设的强大后,有利于增强对朝鲜改革开放的促进和影响辐射力度。使朝鲜改变国策,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央的对外战略目标,这对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的改善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关系到东北亚的稳定平衡和中国的持续改革开放政策。吉林省早就放出话来:如果国家将丹东划归吉林管辖,吉林一定将丹东建设成为东北的第二个大连!

庄河什么时候隶属大连

丹东市,1965年前称安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鸭绿江与黄海交汇处,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城区依山傍水,呈带状分布。市辖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和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共240万,其中城市人口78万。距今38至18亿年前,就有丹东地域的原始古陆。1982年发现的:“前阳人”头盖骨化石表明,早在1.8万年以前,丹东地区已有处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的先人在开拓、繁衍、生息。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果园古人村落遗址又表明,距今6000至7000年,丹东地区的先人已迈入新石器时代。宽甸下露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和振安区九连城龙头村等多处遗址则证明,3500至4000年前先人已进入青铜器时代。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唐属青州,虞舜属营州,战国时为燕国东部边疆。西汉设西安平县、武茨县,唐总章元年置安东都护府,辽建宣州、开州、穆州和来远城,金属婆速府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管辖,元时沿袭金制置婆娑府,明代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1618年,后金取定边政策,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伐、矿,致使丹东地域成为不毛之地,严重破坏经济、文化的发展。1689年后,清实行拓边政策,才逐步得到开发。随着山东、河北等地垦植的汉民日益增多。处于内外交困的清,被迫利用“禁区”富饶的“归化流民”,准许熟地升科,到1874年规定“东边地带全部开禁”,于1875年在鞍子山设置升科纳税。1876年,清设置安东县、岫岩州、凤凰厅。翌年,设置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管辖岫岩、安东、宽甸3个县。至此,结束了边陲自然开发的历史。丹东进入新的开发时期,为丹东市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安东县治所始设于沙河镇。初辖64牌,后改设49牌。设治后,由于关内汉民涌入垦植、伐、经商,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经济开发。1903年开埠通商,随着鸭绿江水运的开发,逐渐成为东北东部地区的木材、粮食、山货、柞蚕的集散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以榨油业、木材加工业和丝绸业为3大支住的工业,产生以柞蚕、粮油、山货和药材为主的20多个行业,出现粮市、菜市、鱼市、丝茧市、柴草市等许多专业市场。到1927年,城市人口已由设治时不足2000人,发展到10万余人,另有大量流动人口。

1907年,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1914年,由东边道管辖。1929年,隶属于辽宁省,为一等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2天,日军便侵占安东和凤城。是年12月15日,日伪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1934年10月,伪满洲国把东北4省划为14省,其中新增设的安东省管辖安东、凤城、、宽甸等12县,治所设于安东县城,安东遂成为安东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1937年12月,伪满洲国设置安东市。安东市从安东县析出,与安东县同隶属于安东省,市区划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7个区。

“九·一八”事变后,具有反帝爱国传统的安东民众,一人疾呼,众人响应,一处举义,八方奋起,邓铁梅、李子融于凤城县,张海川于宽甸县,李振远、陈有年于安东县......,揭起一面面武装抗日大旗,抗日救国斗争的烈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1934年后,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独立师挺进宽、凤北部山区,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抗联和义勇军频频出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救国作出重大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后,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11月初,接收日伪,成立安东省和安东市、安东县、凤城县、县、宽甸县。安东市区划为中央、镇江、中兴、元宝、金汤、镇安、浪头7区。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东县九连城和五龙背区先后划归安东市。1946年6月,成立辽南省二专署(和安东市一套班子),隶属于辽南省,管辖安东、孤山两县。11月,改属于安东省。翌年3月,撤销二专署,安东市、安东县和孤山县均直属于安东省。1949年5月,辽东省成立,安东市隶属于辽东省。安东市是安东省、辽东省省会,为安东省和辽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安东人民站在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最前哨,被誉为英雄的人民;安东市,被誉为英雄的城市。在中国***的领导下,安东市经过“一化三改”,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安东人民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很展。

1954年9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设置辽宁省,安东市隶属于辽宁省。1956年4月,元宝、镇安两区合并为元宝区,镇兴、中央两区合并为镇兴区。7月,又将九连城、五龙背两区合并为五龙背区,浪头、汤池两区合并为浪头区。1957年7月,撤销浪头、五龙背两区,设市郊区。1958年12月,将安东、凤城、岫岩、宽甸4县划归安东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65年1月,经院批准,安东市改名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东沟县。2月,镇兴区改名振兴区。

1966年5月至16年10月,丹东市经历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元宝区易名红卫区。丹东市管辖振兴、红卫、郊区3区和东沟、凤城、岫岩、宽甸、庄河、桓仁6县。1968年12月,庄河县、桓仁县分别划归今大连市、本溪市。

18年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市人民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光辉成就,使丹东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区行政机构也发生变化。首先,恢复元宝区的称谓。1980年10月,郊区改名振安区。1985年后,岫岩、凤城、宽甸3县先后改为满族自治县。1992年2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1993年6月、1994年3月,经院批准,先后撤销东沟县建立东港市、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至此,丹东市辖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和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并设置国家级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

江城丹东,气候宜人,环境幽雅,风光旖丽;鸭绿江碧波荡漾;中朝友谊大桥宏伟挺拔;锦江山、鸭绿江、国门和滨江诸公园四季秀逸;凤凰山雄奇峻美;青山沟山清水秀;五龙背、东汤温泉扬波;大孤山古建筑群雄厚巍然,大鹿岛甲午海战场闻名暇尔;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凭山卧波;巍峨肃然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和五龙背荣军疗养院是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好基地;清洁整齐的城街上银杏流彩、杜鹃花香,灯红水绿的沿江经济合作区更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丹东交通顺畅,通讯方便,物产丰富,轻工发达,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这里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温泉多,寒暖适宜,森林的覆盖率54%。

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地区的出海通道和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丹东市委、市提出了“把丹东建设成为东北东部现代化沿海港口城市”的未来发展定位,全市人民正满腔热情地为实现“建设东北东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形成加工制造业、特色农业和电力能源三大基地,

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造纸及纸制品、电力和以旅游、物流业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等八个重点行业,使丹东成为工业强市、商贸重镇、旅游名城和人居佳地”而努力奋斗。

如果东北要展,你认为三省会和大连应该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直属辽宁省。

1949年5月至1954年8月直属辽东省。

1954年8月至1956年5月直属辽宁省。

1956年6月划归安东省专区。

1959年1月划归旅大。

1965年12月划归丹东。

1968年12月划归旅大(今大连)。

1987年11月6日经院批准,列为国家边境县。

1992年9月21日经院批准,撤县建市,属辽宁省县级市,由大连市代管。

将营口丹东并入大连,大连直辖,打造真正得东北亚航运中心,沈阳国家中心城市起到枢纽作用,长春装备制造中心,哈尔滨依托哈军工,哈工大科研中心,只要不官僚,不扯皮以东北得基础不会输给长三角和珠三角。

这个问题我之前一直都没有想过,但是我觉得如果按照你所说的一直往下想的话,如果沈阳市交通枢纽,大连有海运和 旅游 ,我觉得长春也可以作为中转站,那哈尔滨就一定要是 旅游 了呗!或者是东北 旅游 的终点站!

其实要说经济的话,我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但是我从小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所以对东北每个城市还算是比较了解的!而且不是依靠数据去了解,都是根据我个人的眼看去观察的!所以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实际性的!要说东北的各个城市,我觉得从南往北说哈!比如沈阳,你觉得是交通枢纽,这点也很对,毕竟来东北 旅游 或者办事发展都要从沈阳再往东北区,因为沈阳在东北是最南的城市吗!哈哈 但沈阳也可以依靠着最南的城市比如做生意的话,如果想发展在沈阳是个不错的选择啊!毕竟离着南方近吗!做生意方便很多!但沈阳虽然是一个老工业城市,而且离得南方近,但作为如今第三产业应该更加发达的情况下,其实沈阳是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但是辽宁还比较多,尤其是大连,因为临近海边,但其实大连的受众大多数还都是东北人,因为离着较近大家出行也都比较方便。但我觉得如果要说扮演什么角色,我觉得要论 旅游 ,东北的哈尔滨还应该是中心吧!毕竟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哈尔滨如今发展的 旅游 都是不错的,而且冬季 旅游 别说东三省了,就算是全国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城市能与哈尔滨的冰雪文化 旅游 能够拼一下的!冰雕、雪雕,冰灯,以及各种配套的游玩设施,我觉得哈尔滨的冬天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当然,要说冬季 旅游 的话,吉林那边的雾凇和长白山也是不错的!所以我觉得哈尔滨可以作为终点,也是重点!然后从沈阳出发一路途径吉林最终到达哈尔滨游玩!夏季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所以从 旅游 这块来讲,冬夏宜人!

东北在全国属于突出部位,进入内陆的道路只有一个方向还连着首都。朝鲜边界的路上货运被朝鲜封锁着。日本海海运被俄朝封锁着。争取国际外部投资加工业又竞争不过有出口区位优势的东南沿海。而且整个区域自身经脉还没有打通。

打通大连到烟台的海底隧道就显得尤其重要,大连的地位将得到提高但是不会超过国家重点扶持的天津。

沈阳作为连接东北和关内的中心已经固定了,而且还是强省省会具有辐射作用,依旧还是区域中心。

东四盟应该单独建立一个省,这样东北又会多一个省会,对辐射经济有一定好处。

锦州可以作为关内通向东北中北部的第二物流中心。

哈尔滨作为东北北部中心和强省省会的作用无可替代。唯一需要振兴的就是对俄远东贸易。

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吉林省。一个南北走向的区域你玩东西走向建省,你逗呢,装湖北呢?也不看看你周围围着的都是些啥?对东北唯一的贡献可能就是珲春通航了。不过没有摩阔崴的临海也是白扯,就算连着朝鲜的罗津港,想想人家祖传当家的就辣脑子。

这么落后的省,区域中央塌陷,不画个振兴特区,直辖市的都捞不起来。但是以长春为振兴中心,大连为沿海特区为全东北服务。整个区域的一盘棋就盘活了。

东北作为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压舱石和大后方真的是对得起全国了。其他地区的国有企业都不振,只不过东北国企数量庞大尤为集中,所以显示出的问题就突出于全国。

作为改革开放需要最后攻克的堡垒,东北发展任重道远。

大连独特地理位置,在东北地区是无法取代的。东北要展,大连与烟台的隧道贯通将会极大地推动整个东北与东部沿海直至海南的经济同步发展。大连和烟台两点一通,将是东北经济复兴的开始。再放眼世界也是贯通了东北亚陆路动脉。

东北要发展,首先要确定长春作为东北经济发展的中心。因为长春的位置比沈阳优越,长春北靠黑龙江省,南靠辽宁省,长春工业基础也很雄厚,一汽,长春机车,等。长春教育也很发达,有吉林大学,而且长春离内蒙四市也近,长春发展好了,真能起到起上带下的做用,辐射面很广,比沈阳位置好很多。再说黑龙江,黑龙江靠俄罗斯,是边贸的大省,黑龙江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将来朝鲜也搞市场经济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都是很好的出口的口岸。再说大连,大连工业基础也很好,工业门类齐全,外资企业多。大连港是联通南方和东南亚的重要港口,港阔水深,功能齐全,世界有多大的船,大连港就有多大泊位。一旦中日,韩关系改善,大连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可以中转韩日物品出口欧洲,大连除了发展工业和外资企业,再就是发展大连的港口和 旅游 。再说沈阳。沈阳这几年经济一直下滑,前三季度GDP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第四。GDP和江苏盐城差不多。东北经济要发展不能靠沈阳,沈阳位置最尴尬,没有港口,没有边贸,工业又不行,沈阳不具备东北中心城市的条件。沈阳辐射不了东北。沈阳不但不辐射,还在辽宁搞帮派,啥沈阳经济区啊,把营口拉进沈阳经济区,营口港不行,外资企业很少入住,外资企业最重视的是地震,他要进行考察的,营口处于地震带,因此外资企业入住不会多。港口最怕地震,沈阳拉营口,来遏制大连的发展,是徒劳无益的。像沈阳这样的城市根本不具备东北中心城市的资格,我感觉东北要发展必须长春作为东北中心城市。

只是三省会和大连发展了,没有用,现在东北就是优先发展他们。必须是全东北的三四线城市齐发展才行,像长三角和珠三角那样。一直以来,东北始终发展这四个城市,东北已经尝试多年了。现在看来只是他们发展根本行不通。

哈尔滨还是要立足本地。农业人口多,富余劳动力多,还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招商引资一些加工型企业,解决就业。提高人口素质,简化审批手续,坚决干掉吃拿卡要,不托

关系不走后门就办不了事的窘况。贪污腐败惩治不是加大力度,而是坚决依法惩办,毫不留情才行。最最主要的就是人这素质要加大宣传力度,有利于发展的事情,不要做道德败坏的人,市侩的人,唯利是图,损人不利己的人,要有公德心,有爱心,有群体意识的人。

东北要想好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造福所有东北人,让在外的东北人全部回家。第一,要全部降低房价比如一万一平的降到五千,以家庭人口多少为基数一个人免费赠送10平,两个人赠送30平,三个人赠送60平,四个人赠送100平,当然房子全是200平以上的,统一精装修高配;比如,鼓励生育,结婚给新人红包,生一个孩儿给个两万红包外加免费上学,免费午餐,免费医疗;养第二个孩子红包是四万,养三个红包上六万,养四个孩子红包是12万,以此类推是前几个的总和;...东北自然肥得流油,勘称中国最高的东三省。

大连就是个出海口,三省会应以长春为中心,南联北开,发展粮食深加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业紧密围绕农机自动化,车辆制造,舒适型冰雪 旅游 ,休闲度,减少经济项目三省相互竞争,尽量发展垄断项目。

东北大开发算得上是国家战略了,既然是国家战略,那么就要考虑国家对东北的定位。以前东北在国家眼里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可以去查查资料,非常之重,因为本身就是多因素形成的,现在之所以发生变化,也是时势变迁所致。那么,现在的东北还有什么优势,还有什么条件,还能为国家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经济只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方面,重要但是并不绝对。

一、在政治层面:东北为移民地区,缺少宗族观念,非常符合现代国家的治理政策,因此城镇化高,容易治理;国企比重大,东北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度非常高,对集体的倾向度也非常高;作为前几十年国家重点治理和管控的地区,国家政策的支持度也非常高,忍受程度也很高,这也是东北虽然经济不发达却很少高度抗争的原因。

东北天然就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基本区域。

二、在经济层面:东北丰富,农业发达,轻重工业基础全面,在和平发展时期受限于国家战略和经济调控,表现不算太好,但是,如果发生战争或者是国际整体不安宁,影响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时候,东北现有的一切劣势都将转化为优势。

粮仓、油田、自然、轻重工业、军工、造船,甚至部分的高新技术,还有稳定可靠的工人群体,东北亚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

东北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区域,在国家层面,那绝对算是战略重镇。

单单只以上述几方面来看,需要发展的几大都被国家掌控,怎么会有民间资本发挥的余地?家中的长子必然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却是不可避免的。

东北的优势是其他区域很难复制的,相对的中国其他区域的优势也是东北不具备,比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因此像中国南方区域那样发展,东北是做不到的。

综上所述,既然东北全面放开不可能,不放开某些关键又无法顺利发展,那么,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呢?

既然政治上可以有一国两制,经济上又何必拘泥于全国一盘棋?

既然国家不能放弃对东北这个战略重镇的掌控,那么,回过头去专门在东北发展国有经济,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所以,东北的发展也许就在于经济上的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