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气候特点_成都的气候特点及地理位置
1.成都是什么气候类型
成都位于北纬30°40′,地处川西平原,海拔500米左右。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季温热,秋季凉爽,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夏季多暴雨,秋季多绵雨,有冬干春旱现象;风力小,湿度大,日照不充足而雾又很多。据30年(1951—1980)的气象资料,年均温16.3℃,最冷月是1月,月均温5.5℃,极端低温-5.9℃;最热月是7月,月均温25.5℃,极端高温37.3℃,年降雨量946.9毫米,相对湿度82%,无霜期长达281天,霜日仅21.4个,但雾日多达57.9个,年平均风速只有1.2米/秒,全年日照仅有1238小时,辐射总能量377.1千焦/厘米2左右。
在成都这种气候条件下,喜凉蔬菜可以安全越冬,耐寒蔬菜冬季也可以生长,喜温蔬菜可以越夏,耐热蔬菜夏季生长较好,所以周年都可以进行露地生产,热量虽然充足,但光能较少。光能利用率的高低,是提高生产的关键。成都蔬菜的间套作栽培制度,正是在这一特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川西平原是由岷江冲积而成的。成土时间晚,土壤母质含养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有平坝、台地和浅丘。平坝主要是油沙土、二泥地、沙土和泥地;台地以泥土和黄泥土为主;浅丘主要是大黄泥和二黄泥,还有少量姜石黄泥。除有少量黄泥地略偏酸外,其余都是中性或很接近中性。平坝是都江堰水自流灌溉,十分方便。菜地主要在平坝。丘陵地以提水或储水灌溉。成都蔬菜间套作类型,与土质和灌溉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土质适合的间套形式差异很大。
成都是什么气候类型
成都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
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扩展资料:
成都极端最低气温为-5.9℃,大部分区市县出现在12月,少部分出现在1月。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成都市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次多风向:6、7、8月为北风,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北风。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苗基岭),海拔高度为5364米。
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
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类型;由于气候的显著分异,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
百度百科——成都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境内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先后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