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政策最新消息_海南旅游政策最新消息
1.2025年后海南封岛意味着什么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喜欢在这里购物,但免税政策似乎一直在变。不过最近有个更新的消息,免税额度提高到了3万元,让人欣喜!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一些具体消息吧!有需要的朋友来看看吧!
1.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何时实施?
11月28日,中国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财政部、中国海关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
具体来说,调整到
1.将年度累计免税购物限额由16000元提高到30000元。
目前,旅客每个自然年度可享受的免税购物限额为16000元,可使用一次或多次。政策调整后,今年的免税购物限额将提高到3万元。
2.视力训练仪、助听器、矫形器械、家用呼吸机等康复医疗器械纳入免税商品范围。离岛旅客每次可购买2件。
这几类商品原本不在免税目录内,但有市场需求,所以在这次调整中加入了现行的“美容保健器械”目录。调整后,离岛免税商品种类进一步丰富,旅客购物选择更多。
3.对岛内和岛外居民实行相同的免税购物政策。
政策调整后,岛内外居民购物没有区别。年度免税限额3万元、不限购买次数的政策内容也可适用于岛外居民购物。
实施时间:本次政策调整自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
二是海南免税购物政策多次调整。
1.2011年4月20日
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在海南正式实施,免税购物限额为每人每次5000元。
2.2012年11月1日
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限额提高至每人每次8000元。
3.2016年2月1日
免税购物限额再次调整为每年16000元。随着额度的增加,商品种类从21类扩大到38类,从坐飞机到坐火车离岛,从实体店到网购。
自2011年试点实施以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经历了5次调整完善。每一次调整都促进了政策的执行。
2006年,海南离岛免税消费达80.16亿元,比2016年增长32%。今年1-10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达79.49亿元,同比增长23%。
从2011年4月20日到今年10月底,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累计385亿元,超过1200万人次购买了免税商品。
目前海南有两家实体免税店: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和三亚国际免税城。
据悉,未来海南将新增两家免税店,一家在海口,一家在博鳌。目前相关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按程序进行审核验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去这里购物。
这个政策的实施,可以说是对那些来海南旅游购物的朋友们非常有利。而且海南现在是旅游的好时机,气温舒适不冷。12月可以来这里旅游,享受这么多免税,还可以好好购物!
2025年后海南封岛意味着什么
2021年7月在海南省试行的每年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扩大至12万元,免税商品种类也相应增加,但具体清单仍需商议。
2021年7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升级,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其中,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从每人每年3万元提高到12万元,同时免税商品种类也相应增加。目前还未公布具体清单,海关等相关部门正在就此展开研究和商议。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该政策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海南旅游、购物、消费,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免税商品种类得到了扩大,但是每位旅客每年的购物次数和数量仍是有限制的,超出额度的部分则需要按照规定缴纳税款。同时,对于非法转运免税商品等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保障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
除了海南,其他地区有没有类似的免税政策?除了海南,我国还有一些地区实行了离岛免税政策,如澳门、香港等。此外,我国在边境地区也设立了一些免税店,可以免税购买进口奢侈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商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和实施细则会有所不同,旅客在购物前需仔细阅读相关规定。
免税政策是促进旅游消费、扩大消费市场的一种重要措施。海南在免税政策方面的试点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同时还需加强政策宣传和监管力度,确保政策的公正执行和市场的有序竞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二条 旅客携带的个人物品应当属于限制和禁止进出口商品之外的日常生活或者工作所必需的合理数量;属于限制进出口商品的,应当遵守海关有关规定;属于禁止进出口商品的,一律不得携带。
在这次的海南自贸港方案中明确了时间节点,2025年将要封关,海南从此与内地成为两个〝世界〞,海南自贸港封关不单单是人、财、物的物理封关,五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自贸港初期的发展格局。
封关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人心的变化
政策无缝落地的严格监管
人脉搭建的机会成本
进出岛的难易程度
身份角色的变化(自贸港建设者)
职位争夺竞争加剧
商业布局的胜算概率
五年后的购房成本增加
商铺、住宅与商用办公的租赁成本上升
还有燃油车摇号的中签概率更加渺茫
五年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完善会导致内地的燃油车进入海南可能会阻挡在广东徐闻,说不定燃油车一律不准进岛自驾游,必须岛内租新能源汽车。都会在今年与五年后执行的政策有天壤之别。
2
毕竟自贸港方案中表明了要外松内紧,面对二线区域要严管与监督,面对一线则能放就放,两种区域不同的监管程度造成了很多不可预测的变化。
自贸港发展初期正是红利井喷期,大把的红利在于初期还没那么多人进来抢食,很多人在犹豫,在思考,在评估利弊之后才会决定抛家舍业来到海南闯荡,这个时期正是在岛内收割红利最好的时间点。
看看海南岛内大批的基建项目成百上千,发展自贸港势必从基建设施开始铺垫,铺路修桥,公共设施的建造服务业中新业态大批的进入海南布局,都会间接带来很多机会,五年后封关和此刻的松散管理肯定差距之大。
毕竟刚开始很多城市管理者的思想和管理手段还很落后,还在探索和自我教育,市场的机会就是在初期还很放松,等五年后?看看海南住宅地产五年前的土地和现在的土地购买的难易对比就知道了,〝肥肉〞要早吃,晚了就只能喝汤甚至这碗汤在五年后的价格不菲。
不管是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还是别的区域改革初期都有一群敢于吃螃蟹的勇敢者尝到甜头,拿到自己想要的,积累第一桶金或者经验能力的提升。红利不全是金钱的所获,还有磨练了这批人的意志和坚韧,眼界和格局的提高。
3
面对中国唯一的社会主义特色自贸港,此生怎么能错过百年一遇的机会。五年后再决定来海南打拼那就属于后知后觉了,五年内的政策和市场机遇理解多透彻,决定你未来能在海南自贸港发展中走多远。
另外改革初期国家给的政策支持太大,很多管理者还处于懵圈阶段,看看90年代的改革吃尽红利的那批人都是敢想敢做,冒着风险去淘金,实现自己的目标。
各层面的人民公仆面对政策这么大,想吃透,理解全面,执行落地都需要时间和转变思想,五年的时间足够让某些闯海人在海南闯出一片小天地,站稳脚跟,扎根海南。其实封关也是变相的封岛,自贸港建设初期风险大必须用封关来降低风险,明面上给予很多自由,背后一定取外松内紧的监管方式。
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和机遇的把握多少造成了不同人之间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海南岛内有小商小贩,有企业家,有无往不利的商人,还有各行各业的打工者与高管。
4
早来的优势除了竞争压力不大,还能过早的享受对产业支持的发展补贴资金,从而通过的补贴来孵化自己的项目,不断的试错,从而在五年后稳固海南市场,通过自贸港平台渗透到内地市场。而且在前期随着全国范围的央企,国企还有外资企业和高管的入驻,加上消费能力高的人群来到初级的自贸港发展当中更需要相匹配的服务配套和产品,而五年之内也是最好的时期去占据这些高端企业和高消费客户群的市场份额,形成护城河。
掌握这些高端客户群的需求和消费数据才能抵御封关之后更多强劲对手进入自贸港的激烈竞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